top
《花甲男孩(增訂新版)》
從儀式到文字、從說話到寫作、從音聲到風土、從鄉域到想像……
《花甲男孩》是楊富閔創作生涯的首部作品──九篇短篇小說,各自以其跳彈生動的語言文字,極具識辨的敘事腔調,穿搭豐沛充實的土俗情事,拓墾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疆域,譜寫出了二十一世紀人間百姓的悲喜劇。
鍾情於文學,動情於文學,猶如說書人的小說家,引領我們搭上大內一姊的發財仔、跟隨水涼阿嬤的小粉紅、國文教師的夜光校車,相揪北東南西電臺鄉親,歡歡喜喜,作伙來去遊歷臺灣文學的花花世界。
那片從山區而來的烏雲消散,今天的雷陣雨就這樣悶在天尾頂,落沒來,親像大內一姊掛在目眶的目屎。鄉內四界真平靜,無消無息,無動無靜。
〈暝哪會這呢長〉
搖鈴聲讓她過了重建後的「麻善大橋」,依稀看見橋下菅芒花海,驚呼的原是來到了「揚州江」,水涼阿嬤望橋下,無數亡靈無舟楫可渡,心頭暗自筆記,要給讀冊阿公燒艘船。
〈逼逼〉
車爬坡而上,整座山浸泡墨汁,放下車窗便能觸及月亮,撈星星,帶給保詢當祭品貼滿他的天堂。蘇保詢就住在最逼近天堂的天堂,兩旁路樹延伸長成黑色海……
〈繁星五號〉
花甲這兩年先是騎單車繞臺北街衢看樓,至少要二十層以上,這樣才夠格上網買支天文望遠鏡,遠眺嘉南平原,花甲實在太想在這座城市找到一點點臺南了。
〈花甲〉
得獎記錄
博客來網路書店二○一○年度新秀作家
入圍二○一一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
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
本書特色
★新生代作家領軍者楊富閔的成名之作。
楊富閔
一九八七年生,臺南人,目前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。研究興趣為戰後臺灣文學、文學寫作與教育。
曾獲「二○一○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」、「二○一三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」;入圍二○一一、二○一四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。部分作品譯有英、日、法文版本。寫作《中國時報》「三少四壯」、《自由時報》「鬥鬧熱」、《聯合報》「節拍器」、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「好野人誌」、《幼獅少年》「播音中」等專欄。
出版小說《花甲男孩》、散文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(共二冊)、《休書──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》、《書店本事: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》。編有《那朵迷路的雲:李渝文集》(與梅家玲、鍾秩維合編)
喜歡臺語歌、舊報紙、鐵支路。持續努力寫成一個老作家!